“村内路灯是否已经更换修好了?”“村委在10月份就保质保量完成更换啦。”近日,沂水县四十里铺镇纪委工作人员到该镇刘官庄村,对9月份村纪检监督员在协作片区互查工作中上报的问题进行现场回访,及时解决群众的“糟心”事。
今年以来,沂水县纪委监委组织开展村纪检监督员履职担当专项提升工作,统筹监督力量和资源,实现基层监督由“单指用力”向“聚指成拳”转变。
该县充分发挥乡镇、村(社区)贴身监督优势,实行“分片联员带村”模式,各乡镇(街道)按照“邻近整合、优势互补”的原则划分协作区,建立“镇班子成员+协作区+村纪检监察员”的工作机制,明确乡镇1名班子成员包扶一个协作区,1名镇纪检干部同协作区内村纪检监察员分别挂钩联系,分层分片负责联系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指导。
“我们采取‘点题’监督,提高村纪检监察员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县纪委监委党风室负责人介绍。该县通过梳理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基层工作重点、廉政风险点等,汇总形成“监督题库”,根据“点题”监督安排,每月点出“监督题单”。各乡镇(街道)纪委根据“监督题单”指导各协作区组织开展监督,确保“命题”精准、监督精准,形成监督合力,着力破解基层监督“眉毛胡子一把抓”问题。今年8月份,黄山铺镇开展了“农村公益岗选聘管理”的点题监督,各协作区对自查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同时,镇纪委坚持问题导向,对全镇公益岗在岗人员开展二次复审,坚决杜绝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问题发生。
针对熟人监督难、同级监督乏力等问题,县纪委监委探索片区交叉监督模式,制定《村级监督检查重点内容清单》,主要围绕巡察问题整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三务”公开等六个方面重点监督。乡镇(街道)纪委负责统筹组织,将主场交给不同村的纪检监察员,鼓励他们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加大村纪检监督员的培训力度,结合基层工作常见的违纪行为,从“三资”管理不规范、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到位、财务管理不严格等多项共性廉政风险点入手,采取专题讲座、警示教育学习、宣讲会等方式,在理解政策、监督政策落实方面下功夫,对村级纪检委员“监督什么、怎么监督”开展专题培训与讲解。
“下一步,我们将紧盯基层监督的风险点和薄弱点,持续为村纪检监督员‘充电蓄能’,进一步盘活整合村级监督力量,督促村纪检监督员规范履职、有效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