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沂水县聚焦“三资”管理这一基层稳定关键、农村群众关注的工作持续发力,坚持“双专班”推进,以六项措施推进“三资”专项整治,努力让群众可感可及,助力清廉村居建设。
一是宣传培训“广”。一方面,开展全覆盖辅导。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一体推进强村富民等为重点,采取政策讲解与案例分享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视频会、集中培训等形式,对乡镇(街道)经管站人员、村党支部书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会计等进行“三资”专项整治培训。另一方面,坚持开门搞整治。在各村公开栏张贴《就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致广大农村党员群众的一封信》1200余份,公布组织部、农业农村局和各乡镇(街道)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并收集问题线索,积极营造抓“三资”专项整治的浓厚氛围。
二是问题排查“深”。问题排查是专项整治的基础和前提。
县“双专班”聚焦农村集体财务管理、集体经济合同、集体债务、工程项目、违规出借资金等整治重点,广泛发动村居自查自纠存在问题。同时,广泛收集纪委、信访、12345、审计、巡视巡察等问题线索,抓实问题摸底排查,指导各乡镇(街道)全面建立排查整改台账。目前,全县共排查问题131个,其中农村财务管理方面问题79个、经济合同方面问题45个、集体债务问题1个、其他方面问题6个,已完成整改问题106个。
三是双线督导“全”。坚持“线上+线下”全方位督导。建立线上抽查机制,专班人员按照分工每月通过“沂农云”三资监管服务平台,对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记账、凭证附件上传、资产、资源和合同台账登记等进行查看,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各乡镇(街道)限期整改,11月底前实现对全县村集体经济组织线上抽查全覆盖。县“双专班”组成3个巡回指导组,对各乡镇(街道)“三资”专项整治开展情况进行6轮全覆盖督导,共反馈并整改问题250余个。
四是提级管理“严”。针对“村级决策、村级监管”存在的廉洁风险,根据全市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要求,按照统一步调、统一节奏的原则,部署并指导各乡镇(街道)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三资”提级管理,明确提级管理事项,分段确定审批流程,成立财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三资”提级管理工作专班,通过两级决策、双线监管、平台赋能、一事一档,全面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
五是疑难化解“实”。聚焦解难题,下发《关于收集“三资”管理疑难问题的通知》,建立“三资”疑难问题收集研判机制,县专班收集疑难问题后,开展集体研判,加强与县直有关部门协调联动及对上请示汇报,全力寻求“三资”管理疑难问题破解之策,共同推动问题化解。今年以来,已收集“三资”管理疑难问题8个,全部予以答复。
六是整治成效“好”。目前,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精准清查顺利完成,共排查“三资”管理突出问题149个,完成整改120个;新增纳入台账管理的资产428处,盘活利用或重新发包集体资源1420亩,收回逾期未缴纳的承包费311.65万元,整改不规范集体经济合同1211份,移交纪检监察机关问题线索18条,清查收回违规资金23.01万元;指导村集体采取自营、成立公司、入股合作社等形式,盘活农村集体“三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比如,圈里乡39个村集体发展“共富农场”自营项目,2024年实现村集体增收71.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