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县纪委送课下乡让我进一步掌握了如何在谈话中换位思考,通过准确把控谈话人心理,从而达到有效取证的目的,在今后工作中更有信心了!”5月30日上午,刚刚参加完“送课下乡”培训的沂水县四十里堡镇纪检监察干部鞠梦璇高兴地说。
沂水县纪委监委根据“三化”建设年行动部署,针对当前乡镇纪委新进人员多、纪检监察业务不熟,大水漫灌式培训“不解渴”的现状,组织开展“送课下乡”活动,有效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参与度和实效性。
精心选题定题。该县纪委监委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业务检查等形式,摸清基层培训需求,“小切口”定题,内容涵盖线索处置、笔录制作、办案安全、基层违纪党员处分批准权限和程序、精准追责问责等实务要点和业务难点,确保“送课下乡”送“真经”。
下接地气备课。按照“谁主管、谁精通、谁主讲”的原则,抽调案件审理、案件监督管理等方面的12名业务骨干组成4个巡讲团,从工作短板、能力弱项和办案需求等方面分门别类制作8个教学课程。培训前发布“预告”,将培训时间、内容和授课形式等发给参训干部,征求意见的同时督促做好功课“预习”。
灵活多样教学。培训中不拘形式,或采取课堂提问、研讨交流、典型示范等方式,现场解答参训干部提出的问题,解决工作困惑;或直接走进办案场所、谈话室、办公室等,通过面对面传授,手把手辅导,一招一式示范,帮助基层干部掌握线索初核、谈话技巧、证据固定等实用技能,切实提高基层干部业务水平。
放大授课成效。培训过程中,着眼于长远发展,在每个乡镇纪委选取1至2名干部进行重点培养,留下“种子选手”,培养“带不走的老师”。巡讲团每到一个单位,同时开展办案质量检查,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整改,先后对问题线索台账、审查调查程序、制发监察建议等10余个内容进行了统一规范。截至目前,已分片到乡镇(街道)巡讲9次,培训6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