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县农村财务集中清理工作部署以来,黄山铺镇迅速行动,周密安排,坚持“六个一”工作法,确保了农村财务清理工作“六到位”。
一个领导小组总揽全局,确保组织领导到位。镇里成立由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农村财务集中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本乡镇的集中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每天一调度,每周召开一次问题研判会,集中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难处。党委副书记、分管领导及时一线调研,督促解决问题,特别是重点村、复杂村、软弱班子村,及时靠上督导督促。各管理区区别不同村庄实际情况,列出节点,制定计划,先易后难,压茬推动;各村成立由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其他“两委”成员、村会计、村出纳、民主理财小组组长、部分党员村民代表及老干部组成的财务清理工作小组,在镇党委、政府和管理区的指导监督下,具体负责本村财务清理工作。
一支审核专班精准认定,确保工作指导到位。镇里抽调经管、财政、纪委、审计骨干人员,设立了一个审核认定的专门班子,对各管理区、村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剖分析、认定。同时,以管理区为单位设立了8个问题解答组,由包扶领导、管理区书记、副书记和包村人员及骨干财会审计人员组成。问题解答组对村工作组提交的统计表及相关原始资料和证明材料逐一进行认定,必要时需进一步进行调查核实,对相关问题提出认定结果和处理意见,并指导村工作组出具《农村财务集中清理清查认定报告》,经村工作组、管理区认定组全体人员签字,加盖村民委员会公章后,报审核组审核备案。审核组对清查核实和认定情况进行逐村逐项审核确认,并向村工作组出具《农村财务集中清理审核确认书》。
一天一张督导调度表格,确保工作执行到位。包村干部每天填写农村财务集中清理工作调度表,将各村三资清理、库存、其他“账”等项目清查摸底情况统计清楚,由管理区专人汇总上报至镇领导小组,确保工作效率的同时便于领导小组从面上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同时,每天下午五点,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同志调度各管理区书记工作进度,了解当天所遇问题以及总结经验教训,并对第二天工作进行梳理部署,确保工作执行到位、扎实推进。
一把尺子统一口径执行,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一是用好文件政策这把尺子。层层开展集中清理工作专题培训,使镇、村有关人员明确集中清理工作要求、有关政策规定和口径等。在集中清理工作过程中遇到政策把握不准的问题或有关重大事项,统筹研究解决;二是确保执行落实一个口径。在清理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培训要求,坚决落实一个口径,不打折扣推进工作。同时,镇领导小组对集中清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做好分类指导,制定对策措施,统一政策界限和处置口径。
一个地点集中统一办公,确保配套服务到位。一是成立了专门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纪委办公室,由党委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宣传委员、纪委书记任办公室副主任,加强工作调度督导,总结宣传典型经验,严格审核集中清理结果,落实责任追究,推动全镇集中清理工作扎实开展;二是进行集中统一签字。各村财务集中清理工作账务处理,需要管理区书记和分管领导签字,为方便村财务人员工作,规定每周周一、周四上午、周五下午为集中统一签字时间,让村工作人员只跑一次就能办理齐全,提高工作效率。
一名机关干部一本日志,确保履职尽责到位。每名相关机关干部配备一本专门的工作日志,每天都详细记录自己所包村的财务集中清理工作,每逢周一、周四全镇例会时,镇领导小组办公室随机抽取部分人员工作日志,形成检查通报,对记录认真、内容详实的进行表扬,对记录不全、敷衍应付的进行通报并由镇纪委书记进行谈话教育,切实发挥日志作用,确保农村财务清理工作事事有计划、条条有记录、件件有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