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央视《对话》栏目报道,山东五级71位书记深入革命老区沂蒙山腹地临沂市沂水县西墙峪村,共话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西墙峪亮丽“出镜”。曾经的西墙峪是一个班子软、集体弱、环境差的落后村。该村之所以能实现蝶变,得益于清廉村居建设注入的不竭“廉动力”。
党建引廉,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将清廉村居建设融入村党组织建设、村务管理及基层监督。选齐配强班子,把政治素质高、懂经营、会管理的4名“能人”选进“两委”班子,选聘退役士兵、90后女大学生王成成为支部书记,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该村通过建立履职权力清单和廉洁档案、签订廉政承诺书、开展述责述廉和廉政谈话等,推动村干部依规履职尽责。清风激扬正气、廉洁护航发展。该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路径,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2022年实现村集体收入3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2.8万元。
监督促廉,提升“三资”管理水平。该村以落实村级纪检监督员、信息员制度为契机,从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中选聘3名“三重一大”事项监督员,对村级重大事项进行监督,打造群众家门口的“监督哨”;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三资管理、重大决策、工程招投标等系列制度,细化明确14个方面26项小微权力清单和流程图,保证了村级事务运行有章可循、公开透明;以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为抓手,推进村级阳光工程,构建线下线上相融合的村级事务监督体系,将“三务”公开、服务流程、政策法规等村级监督重点内容在清廉村居平台上“晒出来”,将阳光村务二维码在公开栏、广场等群众聚集场所张贴、在村微信群转发,实现了群众对村级事务的有效监督。
文化润廉,涵养清风正气。西墙峪村是抗战时期鲁中军区根据地中心,有“山纵的好后勤”“抗日堡垒村”之称,是山东纵队野战医院医疗所所在地,多名开国将军在此工作、战斗。该村深挖红色资源,实施“红色记忆”工程,打造了党性廉政教育基地,成为村干部接受党性教育、清廉教育的县级教学点,累计接待各类学员3万余人次。创新清廉文化载体,依托红色记忆馆,设置廉政文化墙、文化长廊、清廉亭等,紧扣红色文化资源和现实反腐倡廉题材,发动村里的群众文艺团体,创作“接地气”的廉政文艺作品,寓教于乐、寓学于趣,让党员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政教育和情感熏陶,涵养了清朗诚信文明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