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河西村位于沂水县诸葛镇驻地东南6公里处,共有595户、1630口人。过去,该村曾因“两委”班子涣散,村容村貌落后,导致群众满意度低、信访问题多发。近年来,东河西村通过四点发力,将清廉元素融入基层治理,全力打通清廉村居建设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富民强村。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省级村镇建设明星村等多项荣誉称号,2022年实现村集体收入269.3万元。
以党建引领夯实清廉之“基”。该村率先创新实施农村党员量化积分分类管理,将遵规守纪、廉洁履职情况列为积分管理的基础内容之一,通过积分评定让党员找准自身定位,分清“必须为”和“不可为”,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每月定期开设“东河西村党员廉政大讲堂”,作为组织集体学习、开展警示教育的载体,结合身边人、身边事普及党规党纪和法律法规知识,引导全村党员干部树立廉洁用权、廉洁干事的清廉意识。该村5名两委干部与镇党委签订了“十不”廉洁履职承诺书,并将承诺内容进行公开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大幅提高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
以制度约束管好清廉之“源”。该村以规范小微权力运行为切入点,针对群众关注度高的村级工程、“三资”管理等问题,梳理细化了17项工作制度,编制成《东河西村小微权力运行指南》发放到全体党员和村民手中,让干部心中有戒、照单履职,让群众心中有数,按图办事。另外,采取“3+X”模式设立民主协商理事会,成员中的“3”由村“两委”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级纪检监察监督员(信息员)构成,“X”由村民代表、老党员、老干部及办事公道的“能人”等组成。理事会实行小事小议、大事大议,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研究决策,确保村级小微权力规范运行,全面激发了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今年实施的环村道路修建项目过程中,该村理事会将工程招投标、施工过程以及资金拨付各环节的标准要求细化分解,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全过程监督,监督保障了项目顺利实施。
以透明监督防范清廉之“变”。东河西村为进一步延伸监督“神经末梢”,切实发挥村级监督实效,实施了村纪检委员和村务监督委员会“双员”联动机制,有效拓展了村级监督的覆盖面。同时,大力推行“码上监督”,将“三务公开”等群众关心的问题上传云端,群众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提报个人诉求、监督意见,村干部线下办理、线上反馈,做到了清廉监督全方位、无死角。近日,东河西村会计因忙于年终结算导致本月村财务信息未及时公开,村民通过扫码把这个问题上报后,该村纪检监察监督员立即向会计核实,并督促其从“三资”管理系统中导出本月收支财务明细表,打印后将纸质版在“三务”公开栏张贴,电子版同步上传到阳光村务平台。随后,监督员将该问题办理情况及时在本村微信群反馈,做到了群众有疑问、办理有回音。
以廉洁文化培育清廉之“美”。该村将清廉文化融入村风、家风建设,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员活动室等原有场所,打造了符合本村特点的廉洁文化展室,新修建了廉洁文化长廊,定期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廉洁故事大家讲”活动,实现了以文化人、以廉润心。另外,该村充分发挥老党员威望高、经验多的优势,组织成立了一支平均年龄在66岁以上的“银发宣传队”,通过和村民拉家常、讲政策,积极宣传廉洁文化。截至目前,该村“银发宣传队”成员已达到8人,他们既是乡风文明、廉洁文化的倡导者、践行者和监督者,又是清廉村居建设的“宣传员”“联络员”“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