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工作动态 > 基层风采 > 正文

“街谈巷议”工作法

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来源:沂水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5-06-20


2023年以来,许家湖镇不断探索社区治理新格局,打造街谈巷议工作法用好街巷群众力量,把问题解决在一线,深入推进清廉村居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相关做法人民网、《大众日报》等媒体报道,工作经验被省人大转发推广。

街谈巷议“民”心该镇实施党建引领、网格连心工作,50户左右为一网格,将每个村划分为若干网格,由村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在网格的基础上,以1020户为一个单元,将网格划分为若干胡同,遴选退休干部、党员代表、热心群众,逐个或合并相邻胡同,设置胡同长,推动关口前移、触角延伸、力量下沉。胡同长在网格长指导下参与 民呼我为”“接诉即办等活动,把各方面人、事、物都拢进网格,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米”,实现精细化管理服务去年以来,全2400余名胡同长共收集群众的需求和建议4300余条。根据群众之需、特色形态,整理出群众急难愁盼的十条问”,涉及污水处理、停车、道路硬化、医疗卫生条件等多个方面,并明确了有排水沟、有沥青路、有景观街、有游乐场、有停车场、有充电桩、有路灯、有管理人员、全面提升村庄卫生室的“八有一提升”的村居建设标准,将全镇86个村分为花开长虹”“恬静浓乡”“北国江南6个片区,以片区思维连片打造提升,解决群众愁盼。

街谈巷议织项目实施过程中,街谈巷议将村民们的监督力量编织成监督网实现了少花钱、多干事管用实用、群众需要、镇村不负债的目的一是上游监督资金使用。对上级拨付资金、合作社收入资金进行全过程监督,通过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对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行民主决策,确保资金不被挪用、滥用或浪费。二是中游监督工程质量。大型工程实施过程中,建立由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组成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对工程建设从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排水沟、挡土墙等简易小微工程由村里通过一事一议形式自行采购,发挥当地能工巧匠熟悉地形地貌、知底文化根脉优势,按规定引导投工投劳、就地取材,以主人翁身份躬身入局,既能节省成本也能增加村民收入,达到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投一块钱见到十块钱的效果。三是下游监督财务公开。建立完善的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每月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张贴在村务公开栏,让村民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一笔资金的来源和去向2023年以来全镇86个村修建排水沟3.6万米,铺设沥青道路150公里,提升村卫生室45处,栽植花卉11万平,建设游乐场200处、停车场162处、太阳能充电桩220处,整体节约资金700余万元。

街谈巷议促修订《村规民约》,推动民事民议、民事民决。胡同长将征求表发到每户,向村民们征求意见建议,经分组讨论、村民代表听取意见,户主大会表决通过等修订流程,结合街谈巷议、村喇叭、微信等多种形式,引导村民主动参与,形成对村民私利和村干部公权力的监督约束。全镇修订《村规民约》42部,一步一步覆盖了新增的权力风险点和矛盾集中点。探索清廉文化宣传多样形式,结合群众建议,该镇挖掘当地代际传颂的东安故城文化”“库区移民文化”“古堡文化”“知青文化”等一批历史文化中蕴含的廉洁元素,图文并茂、成画成册、上墙展示组建家风队,发挥妇女“半边天”“贤内助”“枕边风”作用;开展乡贤事迹展出、乡贤议事、最美家风家训评选等活动,以淳朴家风培育清廉乡风,让人人崇廉、人人敬廉在许家湖镇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