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好家风,永远跟党走
沂水县人民医院 田霞
翻开我多年来保存的相册,有一张发黄的照片与众不同,这是伟人毛泽东的照片,正面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背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最醒目的是左右竖着的字,像是对联的安排,写的是毛主席《七律.到韶山》中的两句诗:“唯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从照片背面的记录看出,字里行间充满着对伟人、对党的忠诚和崇拜!这次回家专门拿着照片问了78岁的父亲,这张照片的来历。父亲说,这是他入伍的时候的照片,日期就是上面写着的:1965年11月1号。时光如水,日月如梭,转眼间已经过去了57个春秋,父亲也从一个从一个朝气蓬勃、满腔热情的青年人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大门口的那块牌匾“光荣人家”见证了父亲的那段峥嵘岁月。
父亲是严厉的,平时不苟言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学的时候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然后给我们解释,三尺厚的冰,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就跟你们学习一样,绝不能一日暴十日寒,那样是学不好的。在父亲的督促下姐姐和我都努力学习,寒窗苦读十多载,终于走出了小山村,走进了魂牵梦绕的象牙塔。在父亲“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熏陶下,我毕业工作后也始终没有忘记学习,年逾不惑的我去年拿到了研究生毕业证和学位证。研究生学历在父亲看来已经算是很高的学问了,算是光耀门楣了吧。
父亲经常教导我们工作后要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的革命者的牺牲换来了我们的幸福生活。他给我们讲在部队当兵时有一年缺盐,父亲所在的连队接到晒盐的任务,在三九严寒天里,士兵们为了按时完成任务,白天晚上轮流砸开几尺厚的冰冻,抬海水上来晒盐,好多同志都冻僵了被抬回来的。军令如山,即使冻僵了也没有一个逃兵。父亲当兵回来后被分到了煤矿当了一名工人,在那个年代,工人这一岗位人人羡慕,意味着从此父亲端上了“铁饭碗”,当时人民生活必需品和食品零食均由供销社统一供应。毫无疑问,物资短缺,商品交易不像现在这样自由。当时,中国定期发行粮票和肉票,人们需要凭票从供应商那里购买商品。否则,就算你有钱,没有票你也买不到任何东西。因为父亲是工人,我母亲每个月能去镇上用粮票和油票换来大米和花生油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当邻居们吃着窝窝头时我们家吃的是白面馒头和大米。邻家小朋友垂涎欲滴的样子到现在还记得,只是他们不知道,这种生活是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
父亲没有高屋建瓴的理论知识,也说不出令人惊叹的豪言壮语,但是他以实际行动传承着好家风,他常说你们的文化水平都比我高了,但是要记住一点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学习,努力工作,尊重领导,不能偷懒。多么朴实的一句话,我也是按照父亲的要求来做的,工作中兢兢业业,从来不会偷懒,工作后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很快姐姐和我都光荣的加入了党组织,如今党龄亦有16载。今年3月份我积极填写了抗疫请战书并在上面庄严的按下了手印
家风是嘉言懿行的代际沉淀,是传承千年的精神尺度。现在的我,遵循父辈的教导,在一天天的成熟过程中,我已深深的体会到,父亲传授给我们的是对党的热爱和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于衷。”我会把这种良好的家风继续传承下去,永远跟党走,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