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值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家风
沂水县龙家圈街道 韩孟书
魏奎三,龙家圈街道盆山村老党员,1945年8月入伍,从事卫生员专业,入伍后,先后参加过锦州战役、徐州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抗美援朝战役等。
初次见到魏奎三,我就被深深震撼了。来到魏奎三的住所前,房前一棵高大的老槐树,有两人合抱粗,同行的村会计告诉我,这颗树在魏奎三老人记事起就已经这么粗了,古朴的树纹仿佛告诉我们住在这里的老人不简单。老人的住所,是石头建成的,很有年代感,小院也不大,但是干净整洁,一看就是经常打理。进到院里,一个老者正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的看一本破旧的书,他就是我们今天故事的主角魏奎三。
魏奎三在1945年8月入伍,从事的是卫生员专业,入伍后,先后参加过锦州战役、徐州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和抗美援朝战役等。其中对魏奎三的影响是最大的就是抗美援朝战役。
据魏奎三老人讲,当年解放海南岛之后,所属部队准备到广东某地驻扎,为解放台湾做准备,但是车队刚到达目的地,人还没有下车,就接到了转战鸭绿江的军令。魏奎三作为第一批入朝志愿军,于1950年10月19日夜里脱掉人民解放军军装,换上朝鲜当地人服装,进入了朝鲜。他们白天潜藏夜里赶路,头顶上不时有美军飞机飞过,一路上风险伴随左右,就这样进入了朝鲜腹地。
朝鲜军隅里战斗是抗美援朝战役中一场非常激烈的战斗,中美双方多次对此发起进攻,因战况需要,魏奎三身为卫生班班长主动请缨参加战斗,就在这次战斗中,魏奎三小组在进攻中被美军炮弹所袭击,一发炮弹打过来之后,只剩下魏奎三自己,身边的战友全部牺牲了。虽然魏奎三活了下来,但是手和腿被炸伤,衣服被烧毁,身上血肉模糊,因此退出了战场,被送回东北治疗。
魏奎三于1952年伤愈后复员回到家乡龙家圈街道盆山村,回乡后,魏奎三在村里成了一名普通本分的农民,很少对他人提起过当兵的经历,特别是朝鲜战场上的事情,更是从来不提,乡亲们包括魏奎三的孩子大都不知道他的战场经历。魏奎三的儿子表示,父亲在90岁以前很少跟别人提起过朝鲜战场的经历,最近几年才断断续续跟别人提起过一些,他平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活着就挺好”。
魏奎三身为一名革命军人,一名建国前老党员,虽然有着满身的荣誉,却一直保持廉洁自律、光明磊落,从不未自己及家人谋私利。魏奎三共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在身边的老战友都为自己的孩子谋求工作时,魏奎三却不为所动,因此也没少受几个儿女的埋怨。对自己来说,魏奎三的生活即使再苦也从来没去过乡里县里要一点东西,包括街道党工委曾想把魏奎三的老房子翻修一下,魏奎三老人却始终以老房子住习惯了为由一直推脱至今。
时至今日,94岁的魏奎三老人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与作风,下面的这张照片是我前两天在工作群里不经意间看到的一张照片,图片中我们的寸草心志愿服务队正在为魏奎三老人服务,而照片右边的这个老者就是魏奎三。图片里老人手里拿着的那本书,正是我在开头文章中提到的初见老人时他正在翻看的那本旧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决战朝鲜》,虽然它已经破旧不堪,却承载着一名老党员对过往的回忆和对祖国的深情。
在离开魏奎三老人家,老人朝我挥手致意时,我突然想到,老人在看这本书时,眼睛里看到的,一定是20岁的自己在朝鲜战场上冲锋的样子。
厚值爱国情怀,传承红色家风。老一辈革命人在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中,淬炼了红色精神,我们要以史为鉴,把这些红色资源当作营养剂,不断砥砺前行,将这些红色传统发扬光大,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敢闯敢干的奋斗姿态书写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