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沂水清风 > 正文

以梅花风骨 行廉洁之范

来源:沂水县纪委监委网站发布时间:2023-12-12

母亲带孩子走进梅园,拍照赏花

孩子:妈妈,这梅花好漂亮呀!

妈妈:是呀!现在大部分植物都刚刚开始发芽的时候,梅花就已经开放的这么美了。

孩子:这是不是就是课本上讲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呢?

妈妈:没错,你念得太好了,看来你不但理解了诗的意思,也感受到了梅花的特别,那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了解过他吗?

孩子:我知道我知道,他是北宋的诗人,叫王安石!(转情绪,疑惑)嗯,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妈妈:没关系,我们今天来的这座梅园里,有一座专门讲梅花精神与廉洁文化的展馆,里面正好讲到了王安石,我们一起去看看,了解一下。

宝贝,你看,王安石其实不仅仅是北宋的诗人,他还是北宋的思想家、政治家,曾经做过宰相,还主持过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变法用我们现在的话,叫改革。

在《梅花》这首诗里,王安石是在借梅喻己,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赞扬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所具有的伟大魅力。

孩子:妈妈,那你能给我讲讲他的故事吗?

妈妈:王安石始终坚守他为国为民的初衷,在担任鄞县知县期间,推行了疏浚川渠、平抑物价、创建县学等诸多利民之举,一直到现在,当地仍然留着像实圣庙这样的很多处缅怀他的遗迹。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官,即使大权在握,依旧严格自律,他一生廉洁,即使他的政敌,也由衷钦佩。

孩子:哇,那王安石就是一个好官吧。

母亲:是的,除了他,这里还介绍了一位咱们的沂水老乡——杨光溥,他是明朝成化年间的进士,曾官至山西按察司副使。他一生做咏梅诗句近百首,专门著有《梅花集咏》。他的作品可谓是“粹诗人之精神,尽梅花之情状”。如“梅花不肯傍春光,百卉前头第一芳。”“北风万木正苍苍,粉色凌寒透薄妆。”“闻道春还已有期,梅花一夜遍南枝。”他通过展示梅花的神、韵、色、香、姿等方面的特点,表现梅花不畏严寒,顶雪开放;超凡脱俗,不与百花争艳的品质,也映射出诗人清雅高洁、坚韧无畏的品格。

孩子:那杨光溥也一定是一位清官吧?

妈妈:是的孩子,杨光溥本人为官清廉,除了自己的俸禄,他从不多贪丝毫利益,而他又生性豪爽,常常用自己的钱周济百姓,所以他从山西回乡“闲住”时仅带了简单的行装、书籍与诗稿,而绝无为官地域内的“蜀物”。当地的百姓官员都执手相送,感叹不已。

孩子:他把自己活成了一棵他喜欢的梅花呀!既高洁又清廉。

妈妈:正是这样。其实在沂水这片红色热土上还有很多清廉的故事。你还记得我带你去过的院东头镇西墙峪村吗?(镜头转西墙峪,母女坐在一块石头上)

孩子:记得记得,那里还有个吃饭还粮的故事:八路军战士们在当地百姓的盛情邀请之下吃了百姓家的水饺。他们就认认真真地记在账本上,第二年,用粮食还了战士们去年吃的水饺。

妈妈:是的,之后吃饭还粮的故事迅速传播开来。党领导下的八路军纪律严明、作风优良,让群众更加钦佩和拥戴。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每一名党员干部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不折不扣执行党的纪律和规矩、强化政治三力,常怀敬畏之心,做一名清正爱民、廉洁奉公的模范。

妈妈:自古以来的历史说明,为官只有用权为公,才能得到人民的称赞和尊重,否则就会被百姓们看不起,被百姓们骂妈妈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尤其是一名纪检监察干部,也会反复告诫自己务必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严格按法办事、严守规则和制度行使权力,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孩子:哦,妈妈的工作原来是这样的。

妈妈:宝贝,其实不光是我,你在学校里也是一名小小中队长,手里也有权利,如果有你的好朋友犯了错误,想让你帮忙掩盖,你该怎么做呢?

孩子:(思考,为难)哎,我想要帮她,可是这是不是对其他守规则的同学不公平呢?

妈妈:宝贝,你能这么想,妈妈太高兴了,看来你已经知道了该怎么做了。现在我们全县都在开展全环境立德树人,咱们家也是其中的一份子。也许很多话你还不能完全理解,但妈妈希望你可以在我们清正廉洁的家风中长大,在公平正气的学校里成长,成为一个像梅花一样拥有高洁品质,勇于绽放的人。

让我们一起像梅花学习,一起维护公平、

孩子:一起维护清正,

合:干净做事,廉洁律已勇于担当,拼搏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