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听戏常听到“各位看官,你猜怎么着?”这里的“看官”实际上是指那些看客、观众、听者,用现在话可以说是那些“吃瓜群众”。他们给人的印象,差不多就是袖着手或者嗑着瓜子在一边旁观看热闹的人,嘁嘁喳喳,指指点点。其实你我身边也不乏这样善于袖手旁观的干部,他们才是名副其实的“看官”。最近的求是网刊发了张锦林的一篇《鞭打快牛现象实不可取》,里面提到在一些单位,由于领导总爱“鞭打快牛”,结果导致“干的干,混的混,混的给干的提意见”。那些“混的”,就是典型的“看官”。
其实,不管什么原因促成的“看官”,都是一类蛀虫,也是一股歪风,更是一种腐败。
前几天笔者遇到一位在外地工作的朋友,谈及工作时,他很兴奋地说:“我费了好大劲儿,找人托关系,终于从镇中学调到村小学去了。”从他的表情和语气来看,他对这个“向下走”的壮举很是自得,大有终于逃离苦海的痛快。这让笔者感到吃惊。与这位朋友相识已经有十几年了,他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他在镇中学任教,担任班主任,一干就是多年,工作出色,远近闻名,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但如今他居然托关系找门路,不但不当班主任了,还连中学也不待了。
笔者问他原因时,他无奈地说:“小学课程少,操心少,风险少。你是不知道啊,在单位吧,你越是干得好,需要你干的就越多,干得越多吧,你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遭那些不干事儿的人非议就越多,最后你不是累趴下,就是气跑了。”是啊,朋友的理由的确有他的道理。张锦林的文章也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有些单位存在“鞭打快牛”现象,越是能力强的人,担当的工作任务就越多,责任就越大,受到批评和非议的情况也就越多。而那些成绩平平、能力平庸的人,只承担无关紧要的事,则明哲保身、相安无恙。
笔者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小和尚被逐出师门的原因》,写的就是一个勤快的小和尚,主动给大家刷碗,后来大家都依赖小和尚来刷碗,再后来小和尚不小心在刷碗时打碎了一只碗,结果引起轩然大波,批评如潮,再再后来又累又急的小和尚又打碎了碗,引发了更大波浪,更多的涛涛口水,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去。不刷碗的,似乎永远打不了碗,而刷碗越多的,打碎碗的几率就越高。干活的,汗水多,不干活的,口水多。其实这也是导致有些干部甘愿向下走去当个“看官”的根由。当个“看官”多好啊?袖着手,事不关己,轻松自在,还有瓜吃,更能明哲保身!
不过,生活之所以永不停歇地向前,实际上是由一个个个体用自己的担当、责任和行动给了它一个前进的力。正是这种汇集而成的强大合力,推动了整个单位、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这部大车的整体前行。中国梦的实现,绝对不会是少数几个人就能独力担当的,她需要社会各界、所有阶层、全体国人的共同参与和全力推动。因而我们怎能在这种“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时代洪流中选择去做一个袖手旁观的“看官”呢?不管是什么原因令你产生了甘做“看官”的思想,都不可取!“看官”固然可以轻松看戏,但永远成不了戏的主角儿。只看不干的“看官”,怎么说也不是一个好官,更别提那些不光不干,还指指点点乱提意见的“口水官”了。
因此,“看官”这种官,也的确需要打一打。在一个单位,不但需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力促“快牛”继续有所担当,冲锋在前,还要树立大局观念和下好整盘棋的思想,充分调动所有成员的主观能动性,让“慢牛”也快赶上来,让“闲牛”也忙乎起来,让“看官”也真干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蓬勃的机关活力,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成就非凡的党的事业。各位看官,你道如何?